我有一位“空军”朋友,与我辩论了5年多,前几天终于下手了。
只是,当初本来可以买滨江的预算,现在买到了临平。
争吵5年也吵出感情,我发了88的红包,恭贺他光荣退空。
看看最近刷屏朋友圈的标题:某楼盘开盘摇号0登记,又有某楼盘精装改毛坯……啪啦啪啦。
在一遍又一遍的呻吟中,大家达到集体高潮。
是不是要凉?确实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从坚定的买,交茶水也买,到笑看开发商破产,只有几个月而已。
我们看到了事实,却很难发现真相。
真相到底有多重要?反正当下让你心里舒坦。
没错。你可以用平和的心情去看看盘,置业顾问说话都客气很多,离开售楼部,还能拎一袋子礼品。
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又回来了,有没有?
开发商被监管+资金链勒得多紧,与你无关。
但因为风向稍变,就彻底否定不动产的价值,就是你不对。
很多人的悲催在于,这么多年天天吃“空军精神鸦片”,在不断的精神满足中,失去一次又一次购房机会。
大家希望降价的心情可以理解,可现实却常常事与愿违。
你会发现,房价并不由你意志转移,更不由你收入决定。
蓦然回首,你才知道,那个说话总是不中听的“大炮”才是真。
今天,我也来说点大家不中听的话。
说到降价,需要探讨一个核心问题:你希望房价降吗?
你要说,这不废话嘛,谁不希望房价降?
我要说,你希望的不是房价降。
你希望的是,你买的时候房价降,买了后房价涨,是不?
如果你买了房后房价一直跌,你会乐意吗?大家就坦白地承认吧,根本来说,你希望的是房价涨,而不是房价跌。
你希望的是抄底买房,而不是房价喋喋不休。
问题来了,如何抄底买房?
抱歉地告诉诸位,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豪宅确实没有人抢了,但是不代表一套也没有卖出去。
再说豪宅和刚需盘不一样,本来就很难追求日光。
如果说以前有日光,那反而是不正常,现在回归正常。
豪宅就是一点点卖,只要没有达到冰点一套都卖不出去,豪宅自我降低身价很难。
你算算他们的各种拿地成本和建安、融资成本,就会懂了。
预期变了,但是供需关系还没有逆转。一些性价比高的楼盘需求仍旺盛。至于那些尴尬的近郊高地价盘,营销口倒是想降价快跑,问题是地价摆在那,拿地的锅,必须营销来背,如果不背,那换个人继续背。
所以,从目前的供需关系,以及土地成本等各种因素来看,春节前,杭州并不具备全面降价可能性。
我们现在看到“舍价换量”的楼盘,总结一下,有几个共同特征。
1、地价超便宜。N年前拿的地,前2年鸡犬升天,如今腾挪空间巨大;
2、资金链有点问题。高利贷借多了,现在要稳资金链,放弃溢价;
3、战略选择。在同板块还有几宗地,这一块割肉,后面能补回来;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异动的项目,占比极少。
你硬要去抄这些房企的底,他们的项目,能不能和你的需求、地段、总价承受力,匹配?
所以真相是,的确有开发商熬不住,但你确定能占到便宜吗?
话可能要不如很多人意了,可能很多人要开骂了,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房价不是你想降就降的,一厢情愿,除了误己,别无他益。
楼市没有底,就是从技术上,即便有底,对于多数人来说,也抄不到。
我们做个假设,明天房价跌,明年你肯定不会买,因为你想,这只是个开始,后天会跌更多。后天跌了更多,你还是不会出手,你会觉得再等等更便宜。
所以,你一直在等那个“底”,只有等房价止跌回涨的时候,你才发现,已完美错过整个降价周期。
所以,凡是想抄底买房的朋友,我必须劝你一句,你等不来,即便你等得来,也把握不了。
其实经历上轮周期,你要问买房的最佳时机,那必然是买房和不买房的人,互称SB的时候。
所以,现在行情有变化,你可以比前2年更加从容。
但过于从容一拖再拖,对有实际需求的朋友,是否得不偿失?我不建议大家观望,越观望越会错过买房时机。
自住需求关注点,不应该是什么时候抄底,更多哪些房子适合你、值得你买。因为对于自住需求来说,产品比时机更重要。
在房价上行期,抢到就是赚到,于是泥沙俱下,房子再渣他都敢涨;
到了房价下行期,潮退了才知道哪些在裸泳。
这些渣房才会露出庐山真面目,这些品质差,配套差的楼盘常常就领跌,而品质好的楼盘抗跌性显然强很多,而溢价性又比渣盘高。
因此,多关注房子本身,不仅是你的自住需要,更是你房产保值增值的不二选择。
现在,随着市场趋向冷静,买行情的时代已经过去,接下来到了买品质的时候了。
某种程度上也只有买品质楼盘是最扎实的,这是帮多数不了解行情的朋友跳出房价周期循环怪圈为数不多的办法。
劝劝还沉醉在等房价下跌迷梦中的朋友,与其等待不如选择,选择那些品质好的楼盘。
买这样的房子,是不用管楼市行情是怎样的,因为,住上舒服的房子,才是你最需要的。